西方人從何時開始使用刀叉?
作者: 來源: 日期:2014/7/9 9:33:02 人氣:2892
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,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,往往將肉燒熟,割下來就吃。后來走向定居生活后,歐洲以畜牧業(yè)為主,面包之類是副食,直接用手拿。主食是牛羊肉,用刀切割肉,送進口里。到了城市定居以后,刀叉進入家庭廚房,才不必隨身帶。由此不難看出今天作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,它功能多樣,既可用來宰殺、解剖、切割牛羊的肉,到了燒熟可食時,又兼作餐具。
大約15世紀前后,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,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。用刀把食物送進口里不雅觀,改用叉叉住肉塊,送進口里顯得優(yōu)雅些。叉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,但叉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,所以二者缺一不可。直到17世紀末,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,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。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。
刀叉和筷子,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,進而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。游修齡教授認為,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,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。西方一開始就分吃,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,子女長大后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。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,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,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。
雖然不能將不同傳統(tǒng)的形成和餐具差異簡單對應,但是它們適應和促成了這種分化則是毫無疑問的??曜邮且环N文化傳統(tǒng)的象征。華人去了美國、歐洲,還是用筷子,文化根深蒂固,而老外們在中國學會了用筷子,回到自己的國家依然要重拾刀叉。